经验交流
返回
创新案例 ——合肥学院关工委《感恩教育》
浏览次数
发布时间:2017-05-15     发布人:

一个人如缺失感恩,这个人就没有真情;一个社会缺失感恩,这个社会就会成为光怪陆离的社会;一个民族如缺失感恩,这个民族就是不受尊重的民族。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和谐文明的社会更应形成感恩报德的社会风尚,让大学生懂得知恩、感恩、报恩是其健康成长所需。合肥学院关工委以感恩教育为抓手,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与责任意识。

 当今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,受到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溺爱,是在甜水中泡大的。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,也有很多不足。许多学生认为父母培养教育子女是应当的,缺乏知恩、感恩、报恩的意识与责任。针对这种情况,合肥学院关工委在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时坚持开展感恩教育。

 每年新生入学时,做三项工作,给新生入学上好第一课:

 一是举办感恩教育讲座。几年来,院关工委举办30多场感恩教育讲座,列举古今感恩经典和当代大量敬老孝亲的典型案例,介绍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陈毅、邓小平、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感恩父母、战友的动人故事,大力宣扬河北农大9301)班学生李宝元猝然去世后,全班26名毕业生担起子女的责任,17年如一日对宝元父母无私资助、诚信感恩的事迹。在新生中引起强烈反响。

 二是开展“写一封家书”活动。写家书活动中,学生们打开心扉,通过回忆和亲身体验,倾诉父母的恩情,共写了6000多封感恩家书、5000余份心得体会。同学们说感恩教育触动了我们的心灵,使心态得到调整,境界得到升华,社会意识得到增强。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欧阳景同学在家书中写道:“妈妈,我想拥抱您一下,我想用我微不足道的爱来抚平您被岁月打击的心灵,为您梳理那被风雨吹乱的白发。今后我一定刻苦学习,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,挑起家庭重担,为父母撑起一片蓝天,真情地回报您!”。外国语言系胡嫩同学在信中说:“我很幸运地成为您们的女儿。我有那么多不足:任性、犟脾气,您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我。您们虽然很平凡,但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!”。入学新生都是生平第一次写家信,父母也是第一次接到女儿的来信,看到子女真情的呼唤,心情特别激动。他们说,孩子长大了,懂事了,大学给了他们很好的教育,我们放心,再苦再累我们也心甘情愿。写家书活动把学校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,培养了学生的传统美德与责任意识,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。

 三是让学生“算一笔亲情帐”。要求学生计算一下大学4年家庭投入,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付出。面对沉甸甸的账单,学生们心潮激荡、坐卧不安。算账活动唤醒学生们感恩的心。许多学生说,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!大学4年花费多则10多万、少则78万,不刻苦学习将愧对父母。旅游系张昆上大学的经历令他刻骨铭心。父亲是把家中唯一的耕牛卖掉才凑足上学费用。张昆说:“经济账好算,而父母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,以及醇厚的亲情却是无价的。在我的脑海中经常出现一个画面,我在大学幸福地学习,父母却像牛一样在田野里耕作农田。每想到此,泪如泉涌,心如刀绞。父母为我们的成长倾其所有,我一定要用我的所有报答他们。”

 除了对新生开展感恩教育外,在毕业班进行如何正确对待就业、走好人生路的教育中,院关工委同样融入感恩教育。院关工委五老报告团联系自身成长经历进行宣讲,特别是已过耄耋之年的侯廷骝书记:从高中到大学,是人民助学金供养他完成学业,知恩图报的种子深埋心中。1959年大学毕业后,他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、最需要的地方去。在海拔3200米青海风雪高原上整整奋斗30年,为原子弹、氢弹研制、生产献出了青春和智慧。侯老用自己走过的路告诫大学生,现代人才一定要有责任意识,要学会感恩。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、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,报效国家,报答父母,才能走出坦荡的人生路。一般讲座之后,许多学生都会围着他,动情地说:“老师,您的人生经历使我们懂得人生价值是什么,真正的感恩就是回报社会,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无私奉献!”

 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,合肥学院关工委以活动为载体,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、身边事开始,学会感激父母,感谢他人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合肥学院关工委将继续由近及远,引导学生感激一切为自己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,感激社会,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,树立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,成为建设祖国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栋梁之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合肥学院关工委)